【曹老师现场点评】
在学生的眼中,谢汝亮老师的儒雅气质,让人赞叹不已。我想,他的儒雅源自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安静地教学;他的儒雅源自他对工作态度的谦逊和自省,让他不断地提升。谢老师面对班级两位学生突然离家出走的情况,能急家长之所急,急责任之所急,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进行家访,家校合力想方设法找到学生。事后,谢老师还能针对这件事做教育缺失性分析、思考性反思,“吾日三省吾身”。这正是一位儒雅班主任的优秀品格。
星期一早上7点30分,我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整理教案准备到班级检查早读。这时班长来向我报告,小红及小兰同学的座位一直空着,没有人看到她俩来上学。
听完班长的汇报,我随即和班长一起走进教室了解情况。
看到我来了,正在早读的同学安静了下来。我向坐在小红和小兰周围的同学打听情况,他们都说早上没看到她们;我又向平时与她们同坐一辆校车回校的同学了解,他们说,早上没看到她们坐校车。这时,我下意识地找出班里的通讯录,给她们的家里分别打了电话,告诉她们的家长,孩子没来上学。
小红的爸爸说;“这孩子星期六整天都在外面,半夜才回家,我把她打了一顿,星期天下午又出去了,到晚上竟然连家都没回,也没给家里打电话,都快急死了,正准备打电话问班主任您,她有没有直接来学校上学了呢。”而小兰的家长却在接到电话时不慌不忙地说:“知道了。”
这时,一(3)班的班主任也反映,他班上的小萍同学也没来校。小萍与小红、小兰都是好朋友。她们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在同一个班,都是出了名的“问题少女”。
小红家中有七姐妹,她排在中间,家长自然也少有精力对她进行监管;小兰的爸爸是供销社的经理,妈妈忙于上班,弟弟还在读初中,在家本来就没人管;小萍的父母都不在长安,只有一个嫁给香港人的姐姐与她同住,姐姐经常不在家,她缺乏家庭的温暖,也就处在失控状态。
小红、小兰从进入我们学校读书后,纪律非常散漫,时不时会迟到、早退、旷课,甚至翻墙出校,还故意把头发染黄。作为班主任,我曾多次找她们谈话,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但她们仍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
上星期五,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小红故意与小兰大声讲话,旁若无人,我批评她们时,她们还故意顶撞。尤其是小红,她不但没有接受我的批评,而且还态度蛮横,大骂粗口,颇像泼妇骂街。我就忍不住大声地批评她说:“像你这种女孩,根本就不知廉耻,将来谁敢娶你啊!”她竟然哭了起来……难道就因为这件事,造成了她们离家出走?
到了中午,小红的父母见她还未回家,就直接来到学校找我。她的妈妈哭着让我一定想办法把她的女儿找回来。我一边安慰他们不用急,学校正在想办法,一边发动学生查找可能联系到小红她们的途径。我还给小兰的家长打电话,询问小兰中午回家了没有,但小兰的家长根本不当一回事。她的妈妈说,女儿失踪几天不出现的情况时有发生,都已习惯了,老师你不用急。
我无法理解小兰的家长竟会如此安慰我。其实,我早已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内心充满着恐惧,万一学生在外面出了事,被不法分子利诱拐卖了,或发生其他不测,我也逃不脱良心的谴责啊!我甚至不敢往下想。
当天晚上,我决定到小红、小兰家走一趟,一方面安抚小红家长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想进一步了解她们两人在校园外的情况。
我先来到小红家。小红的爸妈还有姐妹都在,看到我来了,仿佛看到了希望。许爸爸拉着我的手说:“老师啊,我这个女儿脾气很犟,说她两句她就不高兴,还会顶撞,平时就让我们很头疼。家里她的姐妹多,也没办法都那么细心关照到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不好,那天不该打她,这孩子记仇,给老师添麻烦了。”
听到许爸爸这样说,我也充满了内疚,对自己过去对她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进行了反思。我对许爸爸说:“作为班主任,我对小红的教育也不够得法。那天批评她的时候,不够冷静,说了些伤她自尊的话,从这个角度说,对小红的离家出走,我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此,我诚恳地向许先生道个歉。”然后,我让小红的家人回忆一下她平时与同学的交往情况,希望从中能找出联系小红的有用信息。
从小红家出来,我又来到小兰家。她的爸妈都不在家,只有读初中的弟弟在。我跟小兰的弟弟了解她的朋友圈情况。弟弟透露了姐姐有个“男朋友”在邻近高中读高二的情况。这可是个重要的信息。
我马上向年级长汇报了这一重要情况,并通过以前的同事找到小兰的“男朋友”。他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联系上小兰,但表示会想办法找到她。
事情到了第三天,三位离家出走的学生终于蓬头垢面地回来了。经了解,她们这三天大部分时间在父母承包果场的初中女同学家度过,中间还出去网吧逗留了半天。小红的家长问她们为什么离家出走,她们说原因就是不想见到父母,不想读书。
重新回校上学后,我和两位同学聊了几次,她们也告诉了我她们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她们在家本来就得不到温暖;在班里也十分孤独,十分另类,与周边同学的关系很不融洽;再加上上星期五在语文课上的离谱表现,让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越发觉得抬不起头,干脆就不读书,离家出走,到社会上闯荡算了。三人一拍即合,因一些小事就点燃了离家出走的导火索。
事情最终得到解决,但作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也许还有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班主任感言】
像引导自己的孩子一样引导学生,像帮助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学生。
(源自:《班主任工作“第一现场”与“理论串烧”》 · 曹永浩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