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抗战英雄点赞
校园践行

校园践行
156校园践行校园践行

北京延庆三中:同伴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0.14    点击数:5533    




(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教师》2015年第1期,为教育部评选“全国践行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之一)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延庆县第三中学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结合学校是完全中学的特点,依托心育工作优势,积极开发同伴教育活动,取得突出的教育效果。
  一、同伴教育的价值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优势和初高中一体化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初高中一体化的同伴教育活动探索,以同伴榜样引领创设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同伴教育是指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人育人”的宗旨,以学生的道德培养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会互助共享为归宿,充分发挥初高中的资源优势,实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心理、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同伴引领―同伴助力―同伴共进”,营造“爱国、民主、公正、文明、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的校园发展环境。
  二、开展同伴教育的专题开发
  学校为初高中半寄宿制完全中学,是初高中一体化建设学校,现有初中班18个,高中班12个,这就使学校具备了初高中年级自然衔接的条件。学校自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以来,共开发了如下5个同伴专题活动。
  1.“学习引领”专题活动
  这源于金字塔理论的启发,位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学校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结合起始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法指导需求,以及毕业年级的考前指导需求,在每学期初会开展“学习引领”专题活动,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营造“比学习、助学习、乐学习”的学习求知氛围。
  “学习引领”专题的榜样标准有:学习成绩优异,单科学习成绩出众,学习方法有风格,学习成绩稳定等。因此,每个年级的学习明星、学习标兵、单科学习成绩优胜者、学习进步者会成为同伴榜样的主要力量。
  已开展的学习专题的同伴活动有:(1)新生入学适应辅导、规划初高中生活,9~10月开始,选拔高三年级前20名学习明星与初三年级前30名学习标兵,分别面向高一年级与初一年级,包括目标设立、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等内容,可采用年级会、平行班会、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形式。(2)学科学法辅导,9~10月开始,选拔初三年级物理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和高一年级化学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分别辅导初二年级与初三年级学生,对物理与化学的入门与学法进行指导,主要形式有年级会、平行班会、课余互助。(3)考前学习心理辅导,4~5月进行,选拔高一年级中考年级排名前30名的学生与优秀大学校友(文科3人和理科3人),分别对初三年级与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考前学习准备和心理调节的辅导,主要形式包括年级讲座、课余互助、网络互动等。
  2.“道德培养”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塑造”。通过“三中道德榜样”评选活动,学校每学期会在初高中所有年级共30班中,让每班选出10个班级榜样,在此基础上选出年级的10个榜样――三中榜样。榜样的产生来自学生开放性的、民主性的选举。榜样名称的确定源于被评选个人的独特能力、品质或情操。学校会将所有的令三中人感到骄傲的榜样做成校园文化宣传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同伴榜样氛围。采取的活动形式有班会评选、年级会评选。
  3.“心理互动”专题活动
  心理相容是以群体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是群体共同活动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学校提倡全校范围内的心理相容,在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和心理互助志愿者,形成心理社团,参与全校的师生心理活动,服务大家,陪伴大家。这是“心理互动”专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分享”。
  心理同伴榜样的素质要求包括:(1)性格方面:自信开朗,大方热情,真诚谦虚,积极主动,尊重包容,公平正义。(2)能力方面:具有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辅导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价值观:尊重他人个性,集体责任感和团体意识较强,拥有积极正向的班级发展观,优化人际关系意识较强。(4)人际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较好,深受师生的喜爱和拥护,善于向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能主动帮助他人,爱戴父母,家庭关系良好。
  心理同伴榜样的工作职责有:负责收发学校(心理咨询室)相关的心理活动通知,并向全班同学通报;负责班级心理文化建设,制作心理板报,粘贴心理宣传材料等;协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协调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矛盾;关注和收集学生的心理需求,做班级与心理咨询室的联络员;主动营造关心互助、欣赏鼓励、包容接纳他人的和谐班级氛围;主动践行自信、乐观、自主、自制、坚韧、积极的心理品质;指导学生练习、体验情绪管理、心理减压的放松调节活动。可采取团体辅导、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活动形式。
  4.“校园活动”专题活动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即共生效应。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自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典型。
  “校园活动”专题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体验”。学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除大型的校园常规活动艺术节、运动会、新年联欢、合唱节以外,学校有近30个学生社团,如围棋社、印染社、轮滑社、武术社、健美操社团、篮球社、文学社、手工社、摄影社、书法社、国画社、环保社、军迷社、天文社、跳绳社、插花社、茶艺社、礼仪社、演讲与主持社等。  社团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体验和展示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能力培养的土壤。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助学者,一起研讨,一起体验,一起成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每学期的社团活动都会涌现出众多的多才多艺的榜样,拿到县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各种奖项。这是学校的骄傲,更是学生榜样的自身成就,同时也可将他们的才能和成绩辐射到全校园。
  5.“规划生涯”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规划”。在4~5月,学校会针对高中文理分科进行辅导,选拔高三年级文理科班优秀学生2~4人,面向高一年级针对文科与理科的选择进行建议,可采用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社团互助等形式。再如,9~10月,学校会进行生涯发展规划专题活动,选拔优秀校友对高中年级进行辅导,让其了解社会、大学与专业,规划人生;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高中,规划人生;选拔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初一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初中,规划学生。可采取的活动形式包括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等。
  三、开展同伴教育的组织模式
  学校同伴教育的主要组织流程为榜样选拔―组织培训―参与活动―效果反馈,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年级集会、平行班会、主题讲座、小组交流、社团互动、课余互助等,具体操作过程以“学习引领”专题活动之高三学长走进高一各班的平行班会为例来说明。
  活动准备:首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20人组成同伴辅导团队,为高一每班分配5位同伴榜样。其次,对高三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确定个人任务及平行班会分班进入名单。再次,对高三学生发言使用的专题幻灯片进行指导和修改,印发高一年级学科学习方法交流指导小报。最后,通过年级会向班主任讲解活动程序和安排班级布置。
  活动过程:首先,是30分钟的学长讲堂,由高三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分别从高中学习规划、心态调整、时间管理、学科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每人5~8分钟。其次,是25分钟的互动交流。高三学生要融入高一学生小组进行自由交流和互动答疑,而且高一学生可就个人需求进行积极提问,可参考分发的“高一学习方法指导小报”。最后,是5分钟的同伴助力,由班主任进行引导,让高一学生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高三学生助力高一学生要有良好开端,并让高一学生祝福高三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成果,再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升华。
  活动总结:通过对高一年级的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或教师访谈,进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升,形成效果评价。
  此外,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的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发现这一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而且也得到了县德育部门的好评,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通过橱窗和报纸向社会公开展示。
  共生使群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地促进个人与群体的提高,共同生存发展。助人是快乐之源,受助是成长之源,互助是共同快乐成长之源。通过同伴教育探索一种具有崭新特色的德育活动模式,营造一种初高中“民主、公正、文明、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的心理相容的成长氛围,开拓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打造属于三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色!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
wat kost viagra bij de apotheek viagra pillen kruidvat prijs viagra apotheek
cialis discount open cialis price online
coupons for cialis printable open cialis coupon 2015
risperdaloro risperdaloro risperdal solution buvable
quetiapine wiki site quetiapine overd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