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抗战英雄点赞
浩歌中华

浩歌中华
160浩歌中华浩歌中华
我为祖国读诗
161浩歌中华我为祖国读诗
我为祖国代言
162浩歌中华我为祖国代言
悦读中华
178浩歌中华悦读中华

第十七篇 蔡伦造纸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10.23    点击数:8785    

 我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贡献很大。在纸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最初把字凿刻在龟甲骨上,这叫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字铸在青铜器上,这叫钟鼎文或叫金文,春秋时候,笔也出现,刀笔并用,把字刻或写在竹简或木牍上。因它太重,人们又把字写在绢帛上。秦汉时期绢帛和简牍并用,但绢帛昂贵,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好更便宜的材料来写字。

    考古发现,纸最迟在西汉初年已经被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并且使用了。1957年在西安灞桥发现了西汉早期的纸,被称作“灞桥纸”,当时劳动人民制造这种纸,就其制造工序看,已经具备了现代造纸的基本流程。“灞桥纸”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出来最早的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造纸技术进步很大,纸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不断掘出一些东汉时期的纸。这些纸比起西汉纸有着明显的进步,大多数纸的上面都有书写的字迹,有的是书信、诗抄,有的是日常文书。可见,这时的纸已经比较普遍地被人们用作百书写作的材料了。东汉时期,不仅中原地区使用纸。而且传到了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另外,也不仅限于上层统治者使用,而且连民间也比较广泛的使用起来了。

东汉造纸技术的提高,其中蔡伦的贡献最大。所谓“蔡伦造纸”就是说蔡伦在劳动人民发明和发展造纸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造纸工艺的事迹。

    蔡伦为人正直,负责皇宫内的手工作坊,专门为皇帝制造刀、剑和其它玩好器物。蔡伦又是个善于发明创造的人,他看到写字用的简牍太笨重,绢帛又昂贵,而当时已有的麻纸又不适宜写字,就下决心一定要制造出一种既便宜又便于书写的纸来。

    蔡伦先仔细研究了前人造纸的经验,知道了制造麻纸的原理就是把麻的纤维捣烂,压成薄片,因为工艺很简单,造出来的纸就很粗糙。蔡伦想,如果把工艺搞得精细些,造出来的纸也许就会细腻而便于书写了。于是他开始把麻纸捣得很烂,压成很薄的纸。这样,纸是比较细腻了,但还是不够理想,因为麻里还有不少粗纤维捣不烂,所以做成的纸仍然不适宜于写字。而且,把能织布的麻用来造纸,成本也不便宜。

    蔡伦进一步想,麻能做纸,是因为它有纤维、那么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不值钱的东西,也都含有纤维,是不是也能用来造纸呢?于是他又动手去做试验。他把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东西收集起来,先泡在水里,洗去污垢,再放在石尹臼里捣烂成浆,然后压成片,做成纸。这样用不值钱的东西来造纸,纸是造成了,成本也降低了,但是先前的缺点还存在,仍然有一些捣不烂的纤维混在里面,做成的纸还不够光洁,还是不适宜于写字。

    为了把纤维捣得更烂,使做出来的纸更加细腻光洁,蔡伦又在造纸用的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原料中加进了带腐蚀性的石灰等,一起放在石臼中舂捣。结果,不但原料捣得更烂了,而且还意外地出现了漂白的作用,使得捣成的纸浆变成了白色。可是用这样的纸浆直接压制成的纸,仍然不能除掉那些实在捣不烂的粗纤维,并且由于放了石灰等东西。做成的纸又出现了许多细小的颗粒。

蔡伦坚持不懈地进行改进,他把捣烂的纸浆兑水调稀,放在一个大槽里,然后用细帘子去捞浮在上面较细的纸浆,等细帘子结了一层薄薄而又均匀的纸浆以后,把它晾干。揭下来就成了一张洁白细腻的纸。这样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终于获得了成功。这种原始的造纸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它已经具备了原料处理、制浆、打浆、抄纸、干燥等主要工序,符合科学原理。与现在一般造纸工艺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

纸在发明和推广作用之后,就逐渐取代了笨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绢帛,成了我国人民的主要书写工具,也为以后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就在我国人民已普遍使用纸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昂贵的羊皮和质地非常脆的纸草作书写材料,其他地方也没有纸、公元七世纪时,我国的造纸术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时候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