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据悉,《纲要》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教育系统内部,依据《意见》,细化有关要求,重点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那么,职业院校应如何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呢?或可从以下三点入手进行思考。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优势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并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经过多年实践育人的积累,职业院校拥有开展劳动教育最为丰富的实践操作资源与师资教学优势,不论从人才培养方案、劳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育人形式上看,还是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劳动理论与实践资源的整合来讲,职业院校通过劳动实践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较为全面地发挥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作用。但技术技能培养不能有效代替劳动教育,应当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明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高学习技术技能的自觉性。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容
《纲要》指出,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需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组织学生: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2)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
(3)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是从整体上优化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开设不少于16学时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围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法规等设计专题教学。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劳动内容,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细化制度性安排,明确目标任务。劳动教育内容上,注重对职业精神和态度的培养,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是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机制。建立学校负责规划设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三是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意见》明确要求,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职业教育类型中的劳动教育需要生产实践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应以如何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劳动效率为指标。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通过公示、审核制度,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
资料来源:
光明网: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社科院基地荣长海、天津美术学院李墨:《全面构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报:《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教育部: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2.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答记者问